气肋膜(气肋式膜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建筑体系,近年来在建筑、环保、工业及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能,为各类工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今天,迈博膜建筑将围绕气肋式膜结构的定义、造型、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案例展开介绍。
5、️军事科技 野战机库/装备库→索笼绑带结构·快速部署 雷达罩/航天试验→军用转高科技
五、气肋式膜结构的特点
✅ 优势 轻质便携:气肋+膜材重量轻,运输安装便捷 快速部署:1天内完成搭建,适合应急场景 大跨度:无柱空间(最大50m+) 低成本:造价为传统结构30%-50% ⚠️
局限性 施工难度:充气易破损,需专业团队 耐久性:紫外线侵蚀(寿命5-8年) 维护成本:年均5000元/1000㎡ 泄气风险:断电2小时可能倒塌 六、著名案例介绍 1、日本富士馆 富士馆采用气肋式膜结构,结构跨度50m。该馆由16根直径4m、长78m的拱形气肋围成,气肋间每隔4m用宽500mm的水平系带把他们环箍在一起。呈半圆拱形,最高点向外突出7m。
▲该案例图文源于网络 2、苏州气肋式蓝天泡展览装置 蓝天泡位于苏州观前街的屋顶露台上,通过一组蓝色透明的充气泡泡,在露台上形成一个轻盈通透的屋顶。蓝天泡作为一组装置也凸显了中国为拥有更多的蓝天所进行的空气污染治理的卓有成效,以及持续治理的共同目标。屋顶下的露台空间作为聚会、会议和其他活动的场所,点缀着不同形态的蓝色定制充气家具,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休息空间,在这可以悠闲地坐下来欣赏周围的美景。
▲该案例图文源于谷德设计网 3、泛美运动会临时展馆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是2015年7月10日至8月16日举办的2015年泛美运动会主办城市。运动会需要两个标志性的,大型的临时结构来容纳在庆典区域举办的活动。 图片 HPA建筑事务所联合另外2家设计工程公司,建造和安装两个大型充气凉亭,覆盖1,0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在工厂里只用了十个星期的时间来设计和制造,只花了2天时间就在现场安装完成。 它们完全由膜结构组成,不含钢结构,充分利用可充气结构的极限。在38天的运动会期间,展馆举办了500多场现场表演和演讲,吸引了超过40万的参观者。
▲该案例图文源于向阳空间结构资讯 4、北京东城区宝华里1号地项目施工现场气肋式基坑气膜 该项目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17m,基坑净空尺寸约20.00*45.00m。该项目红线范围内、基坑周边可利用区域狭小,各项扬尘治理和噪声防控措施很难落实到位,在基坑开挖阶段往往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施工进度受尘土飞扬、噪声扰民、空气重污染天气预警等情况影响较大。
▲该案例图文源于向阳空间结构资讯 5、西藏帕孜水利工程气肋膜仓 本项目膜结构由56m×102m×24m的大跨度气肋组成,总建筑面积达5700㎡,该结构安装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实现了材料科学、智能控制与结构工程的深度融合。气肋式膜结构底部基础采用预制、模块化结构搭建,大跨度智能气肋固定于自研的可移动轨道平台上,通过移动平台电机驱动,以实现在施工作业面来回移动,可有效解决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防风、防雨及冬季保温难题,有利于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为西藏帕孜水利工程大坝沥青混泥土心墙填筑按下“加速”键。
▲该案例图文源于向阳空间结构资讯 6、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的滑移型气肋式基坑气膜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的滑移型气肋式基坑气膜属全国首例,也是基坑气膜在地铁项目的首次应用。基坑长59米、宽11米,最深处将达到28.8米。基于受限的施工作业面,基坑气膜设计为三部分,中间部分长约22.5米,高2.9米;两侧部分长12.5米,高3.9米。每个气膜下面安装了轨道,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可以进行平面移动,实现地铁站基坑全覆盖,为工地撑起抑尘降噪的绿色穹顶。
▲该案例图文源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7、HangarH54Getafe充气机库 HangarH54Getafe充气机库)于2013年6月建造完成,工期为6个月。其净宽为54m,净长为110m,净高为23m,管径约为5m,实用面积为6000m2,允许容纳2架大型飞机(如空客A310、空客A400M、波音707等)。从电脑或智能手机可以实时访问压力、风速、电机功率、能源消耗等相关参数。结构设计时,使用脊带加强每根气肋的刚度,从而显著降低了膜面应力,使用肋带、箍带、竖向带和交叉带连接多根气肋,从而实现了跨度大、承载性能高的目标。机库前门采用可移动的充气圆柱组合而成。
▲该案例图文源于钢结构 8、更多应用案例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气肋式膜结构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性,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正从临时建筑向半永久性建筑拓展,成为可持续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气肋式膜结构的分享,如您感兴趣,可咨询迈博膜建筑。 注:文章内容整合源于网络、钢结构、向阳空间结构资讯、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等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特别声明 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提供文档旨在为公众传播膜结构知识及运用案例、促进业内交流、推动膜结构建筑发展。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并致歉。